闯荡武汉22年,他站上国家级领奖台
近日,中央统战部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、市场监管总局和全国工商联联合公布第六届“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”名单,全国100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获得殊荣。其中,我省5名入选者之一、80后武汉企业家赵作权站上了这一国家级领奖台。
2003年7月,赵作权只身从家乡河南来到武汉,在新华路开了一家“诚信五金建材店”。短短四年间,他赚到人生第一桶金20万元,更收获了爱情。但赵作权敏锐察觉,五金杂货店同质化严重,没有核心竞争力。2007年,他与妻子谭芳果断转型,进军舵落口大市场,专注防水材料,成立武汉市东西湖兴邦防水材料经营部,却因代理产品质量问题陷入经营困境。
转机出现在2015年,武汉市入选全国首批海绵城市试点。赵作权说:“以前城市内涝是民生痛点,传统材料根本满足不了‘渗、滞、蓄、净、用、排’的新要求。” 他捕捉到机遇,带领团队在工地连续奋战3个月,反复测试不同材质的排水效果,最终研发出适配武汉气候的智能渗排水系统。
2016年,其旗下中联兴邦公司成为首批通过住建部海绵城市专项认证的企业。在汉阳四新之光项目中,该公司的pdsG50防排水系统使小区年径流控制率超85%,不仅解决了雨季积水难题,更成为“湖北省海绵城市示范工程”。“民营企业的‘枝叶’只有深深扎根城市发展的‘土壤’,才能结出高质量发展的‘硕果’。” 赵作权感叹地说。
房屋渗漏,普通家庭找谁修?怎么修才靠谱?洞察行业痛点,带着对民生需求的关注,赵作权将目光投向社区,公司业务有了新方向:在武汉老旧小区及新建社区密集布点,开设“社区防水维修体验店”。
“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正规、可靠的防水维修服务。”赵作权的社区防水维修体验店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。他将中联兴邦近20年积累的防水施工、渗漏诊断等经验系统化、标准化,通过严格培训传授给门店技术团队。
这些社区店不仅是服务终端,更是技术人才培养基地,被赵作权视为未来拓展的“人才储备库”。他还有更长远的构想:“若有条件,希望兴办专业的防水修缮培训学校,培养更多专业技术工人,让更多人凭过硬手艺在武汉、在这个关乎建筑安全和民生福祉的行业里成就事业。”
站在新起点,赵作权目标清晰:继续深耕“海绵城市”建设,通过社区体验店等创新模式,将专业防水修缮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。